2025-10-08
来源: drugdu
50
【滴度医贸网专家回答】
二类有源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重点和要求涵盖资料完整性、技术文件严谨性、临床评价充分性、质量管理体系合规性及法规符合性五大方面,具体说明如下:
一、资料完整性要求
基础证明文件
需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有效期内),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及学历/职称证明复印件,以确认企业资质和人员资质。
若委托生产,需提供受托方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及双方签订的委托生产协议。
产品核心资料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表:需详细描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结构、用途、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等信息,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产品说明书及标签样稿:需标明通用名称、型号、规格、生产企业信息、产品技术要求编号、生产日期、使用期限、性能、结构、适用范围、禁忌症、注意事项等。
产品技术要求:明确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需符合国标/行标(如GB 9706.1医用电气安全标准)。
产品风险分析资料:覆盖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全周期的风险识别(如电气安全风险、生物相容性风险)与控制措施。
二、技术文件严谨性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编写
需依据《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确保性能指标可验证(如血压计的测量精度、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检验方法需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避免因技术要求不规范导致资料补正。
研究资料支持
生物相容性评价:需提供材料描述、接触性质、生物学试验依据及豁免论证。
软件研究:含软件的产品需提交医疗器械软件描述文档,包括基本信息、实现过程、核心算法及版本命名规则声明。
灭菌/消毒工艺:明确灭菌方法、参数、无菌保证水平(SAL)及残留毒性处理措施。
三、临床评价充分性要求
临床试验路径选择
豁免临床:若产品符合豁免条件(如低风险、已有同类产品验证数据),需提交豁免理由及支持性资料。
同品种对比:需提交同类产品临床试验报告或文献资料,并对比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性能指标、适用范围等差异点。
自行临床试验:需提交临床试验合同、方案、报告,并确保符合GCP要求(如二级以上医院实施)。
临床文献支持
需引用省级以上核心医学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或文献综述,以充分说明产品预期临床使用效果。
四、质量管理体系合规性要求
体系文件提交
需提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证明企业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若通过ISO 13485认证,需提交认证证书作为辅助证明。
生产质量管控
需描述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如流程图形式),并明确关键工艺控制点。
若涉及无菌产品,需说明与灭菌方法相适应的最初包装信息。
五、法规符合性要求
分类界定准确
需对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及国家药监局分类界定通知,确认产品类别。若功能、结构或预期用途存在模糊性,需提前向省级药监局提交分类界定申请。
政策红利利用
绿色通道申请:对创新医疗器械(如具有核心技术突破、临床价值显著)或优先审批医疗器械(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急需产品),可申请进入绿色通道,审评周期可缩短30%-50%。
延续注册管理:注册证到期前6个月需提交延续注册申请,避免证书失效;若产品技术要求、预期用途等发生变更,需及时申请注册变更。
上市后监管
需按要求完成不良事件监测(如通过“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上报)及年度报告提交,确保产品全生命周期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