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来源: drugdu
60
【滴度医贸网专家回答】
欧盟IVDR(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对自测和即时检测产品提出了全面且严格的监管要求,涵盖分类管理、技术文件、标签与说明书、符合性评估、上市后监管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分类管理:基于风险的科学分级
IVDR将体外诊断产品分为A、B、C、D四类,风险等级依次递增。自测产品(Self-testing)通常被归类为C类,但以下情况除外:
B类自测产品:如妊娠试纸、排卵试纸、胆固醇检测试剂,以及尿液中葡萄糖、红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的检测试剂。
C类或D类特殊自测产品:若产品用于检测性传播病原体、血液或组织分型,或错误结果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残疾,则可能被归类为C类或D类。
二、技术文件与性能评估:确保科学有效性
制造商需编制详尽的技术文件,包括:
性能评估报告:涵盖科学有效性、分析性能(如准确度、精密度)和临床性能(如诊断准确性)。
临床证据:通过临床性能研究或文献综述证明产品性能,尤其需关注非专业用户的使用场景。
风险管理文件:系统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风险,并制定缓解措施。
三、标签与说明书:清晰易懂,保障用户安全
标签要求:
注明“自测用途”(Self-testing)及样本类型(如血液、尿液)。
提供测试所需额外材料清单及获取帮助的联系方式。
使用符合EN ISO 15223-1标准的图标,确保信息直观。
说明书要求:
以欧盟官方语言编写,内容需包含:
预期用途及医疗背景说明。
测试限制及非预期结果的处理措施。
可能影响结果的行为或信息(如饮食、药物)。
用户是否需要培训或特定资格。
四、符合性评估:公告机构深度介入
评估流程:
附录IX流程:审核制造商质量体系及技术文档(如对预期使用者的测试报告、产品满足预期用途的数据)。
附录X结合附录XI流程:以生产为重点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
公告机构角色:
对B、C、D类自测产品进行100%技术文档评估,并颁发CE证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和技术文档评估证书)。
确保产品符合IVDR要求后,制造商方可加贴CE标志及公告机构编号。
五、上市后监管:持续跟踪与改进
上市后监管计划(PMS计划):所有类别产品均需制定,明确数据收集和安全监测策略。
定期安全更新报告(PSUR):C类和D类产品需每年提交,更新性能和安全数据。
上市后性能跟踪(PMPF):C类和D类产品需主动收集和分析上市后性能数据,以支持产品改进。
六、唯一标识(UDI):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
UDI要求:每个自测产品需分配唯一识别码,并在标签和包装上标注。
数据库注册:产品信息需录入EUDAMED数据库,并明确标注“自测用途”。
七、可用性研究:确保非专业用户安全使用
研究内容:
验证非专业用户能否正确理解说明书并获得可靠结果。
评估用户对结果解读及后续行动(如隔离、就医)的理解程度。
特殊场景:即时检测(POCT)产品需参照美国CLSI指南,确保在非实验室环境中也能被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