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速答】欧盟体外诊断IVDR法规下的CE申请,有哪些难题、能否分享操作经验?

2025-09-22 来源: drugdu 578

【滴度医贸网专家回答】

 

一、核心难题解析

分类规则复杂化

IVDR将体外诊断产品风险等级从IVDD的List A/B等四类扩展为A-D四级,分类标准涉及样本类型(如唾液、皮肤组织)、疾病风险(如传染性、死亡率)等维度。例如:

D类器械(如HIV或新冠检测试剂)需提交临床性能研究计划(CPSR),并接受欧盟参考实验室(EURL)的独立测试;

C类器械(如肿瘤标志物检测)需强化性能评估和临床证据审查。

挑战:企业若对分类规则理解不足,可能导致技术文档或临床策略错误,需重新调整合规路径。

临床证据门槛显著提高

IVDR要求提供更全面的临床证据,包括:

科学有效性:验证产品与特定疾病、条件或参数的相关性;

分析性能:通过实验室测试证明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

临床性能:基于真实世界数据验证产品的预期用途。

案例:某企业因临床数据不足或验证指标不完整,导致审核被卡6个月,最终需补充数千例样本的临床试验。

公告机构资源紧张与审核周期延长

审核范围扩大:约80%的IVD产品需经公告机构审核(原IVDD仅约15%),但公告机构数量有限;

审核周期:D类器械平均需18-24个月,且公告机构建议提前2年启动技术文档审核;

成本压力:认证总成本从数千到数十万欧元不等,涉及临床测试、技术文档准备及咨询服务费用。

技术文件要求细化

技术文件需涵盖:

风险管理:依据EN ISO 14971标准制定计划与报告;

性能评估:包括生物学测试、安全性能测试等;

上市后监管:如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SUR)需按风险变化更新。

挑战:公告机构对重复提交基础信息或冗余报告提出质疑,部分企业因文件不规范被要求多次整改。

唯一标识(UDI)与追溯性要求

IVDR引入UDI系统,要求每个产品拥有唯一识别码,以增强追溯性和上市后管理。

挑战:模块间数据不一致需手动输入,UDI字段更新受限,增加企业操作负担。

二、操作经验与应对策略

提前规划与分类确认

步骤:

根据产品特性、用途和风险等级,明确所属分类(A-D类);

参考欧盟发布的分类指南文件,确保分类准确性;

针对高风险产品(如D类),提前与公告机构沟通审核要求。

工具:使用欧盟NANDO数据库查询合规公告机构名单。

构建全面的技术文件体系

核心内容:

产品描述:包括技术规格、设计和制造过程;

性能评估:基于科学和临床数据,符合IVDR附录I要求;

风险管理:制定EN ISO 14971标准的风险管理计划;

上市后监管:建立PSUR报告机制,按风险变化更新。

优化建议:

使用可搜索、带书签的PDF格式提交文件,便于评审人员快速定位内容;

避免重复提交基础信息,聚焦关键数据与证据。

强化临床评估与数据管理

策略:

早期规划:针对高风险产品,提前设计临床试验方案;

数据整合:结合现有文献、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测试结果,构建完整证据链;

专家合作:与临床机构、第三方咨询机构合作,确保数据科学性与合规性。

案例:某企业通过与欧洲临床研究中心合作,缩短临床评估周期30%,降低数据补充成本。

选择资质公告机构与优化审核流程

选择标准:

具备IVDR全范围产品认证资质(如BSI荷兰公告机构NB2797);

拥有丰富IVD产品审核经验,能提供专业评估服务。

流程优化:

提前与公告机构沟通审核计划,明确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间;

针对技术文件审查反馈,快速响应并提交整改材料。

建立跨部门合规团队与外部支持

内部团队:

任命法规负责人(PRRC),负责处理监管与合规事务;

组建跨部门团队(研发、质量、注册),确保全生命周期合规。

外部支持:

与第三方咨询机构合作,应对分类、临床评估等专业难题;

参与行业培训与研讨会,及时掌握法规动态。

三、总结与展望

IVDR法规的实施标志着欧盟体外诊断市场监管的全面升级,企业需以系统性思维应对分类、临床证据、公告机构资源等核心挑战。通过提前规划、数据驱动、专业协作,可显著提升合规效率与成功率。未来,随着欧盟对高风险产品监管的持续强化,企业需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并灵活应对法规动态,以加速产品合规上市。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