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速答】呼吸机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025-10-20 来源: drugdu 53

【滴度医贸网专家回答】

 

呼吸机是一种能够替代、控制或改变人体自主呼吸运动的医疗设备,通过机械通气支持患者呼吸。其核心功能是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保障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同时减轻呼吸肌负担。以下是呼吸机的主要功能及作用:

一、核心功能

提供通气支持

替代自主呼吸:当患者因疾病、创伤或麻醉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时,呼吸机可完全或部分替代肺部通气,确保气体交换。

调节呼吸参数:通过设置潮气量(每次呼吸的气体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参数,精准控制通气量,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氧合支持

提高血氧浓度:通过吸入高浓度氧气(FiO₂可调),纠正低氧血症(如肺炎、ARDS、心源性肺水肿等)。

正压通气:利用气道正压(如CPAP、BiPAP模式)保持肺泡开放,改善氧合效率。

辅助呼吸模式

同步触发:在患者自主呼吸努力时,呼吸机通过压力或流量传感器感知,同步提供通气支持(如PSV模式),减少人机对抗。

压力支持:为自主呼吸患者提供额外压力,减轻呼吸肌疲劳(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

呼吸管理

监测与报警:实时显示气道压力、潮气量、呼吸频率等参数,异常时触发警报(如气道阻塞、漏气)。

湿化与加温:通过加温湿化器保持吸入气体湿度和温度,预防气道干燥和黏膜损伤。

二、主要作用

挽救危重患者生命

急性呼吸衰竭:如重症肺炎、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呼吸机可维持基本通气和氧合,为治疗争取时间。

术后恢复:全麻手术后患者常因药物抑制呼吸,需短期机械通气支持。

支持慢性呼吸疾病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家庭无创通气(如BiPAP)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

神经肌肉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脊髓损伤等,呼吸机可替代萎缩的呼吸肌功能。

手术与麻醉辅助

全身麻醉:麻醉期间患者自主呼吸被抑制,呼吸机确保通气安全。

大手术:如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术后需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功能恢复。

特殊场景应用

新生儿急救:早产儿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需高频振荡通气(HFOV)等特殊模式。

转运与急救:便携式呼吸机用于院前急救、ICU间转运或灾难救援。

三、常见工作模式

控制通气(CMV/AC):呼吸机完全控制呼吸,适用于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如深度昏迷)。

辅助/控制通气(A/C):患者触发呼吸时,呼吸机提供预设通气量;无触发时自动转为控制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允许患者在机械通气间隙自主呼吸,逐步过渡到脱机。

压力支持通气(PSV):患者自主呼吸时,呼吸机提供额外压力支持,适用于恢复期患者。

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过恒定正压保持气道开放,常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提供吸气和呼气两个不同压力水平,适用于COPD或OSA患者。

四、适用人群

急性情况: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药物中毒、溺水等导致的呼吸衰竭。

慢性疾病:COPD、间质性肺病、神经肌肉疾病晚期。

手术相关:全身麻醉、大手术后、胸腹部手术。

特殊群体:新生儿呼吸窘迫、早产儿肺发育不全。

五、注意事项

并发症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压伤(如气胸)、呼吸肌萎缩等。

个体化设置:需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调整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脱机评估:定期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逐步减少依赖以安全撤机。

总结:呼吸机是危重患者救治的核心设备,通过精准的通气和氧合支持,为生命争取关键时间。其应用需严格遵循医学指征,并在专业医护人员监护下使用。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