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2018-06-29 来源: drugdu 894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粪便排毒能维持1-2周。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咽部和扁桃体可能是HAV肝外繁殖的部位。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

 

传染源

目前未发现慢性病毒携带者,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后者数量远较前者多。患者中黄疸型病例占病例总数的50%~90%,尤以儿童为多见。关于急性甲肝病人的传染期,一般认为是潜伏末期至发病后数周。

 

 

传播途径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这是甲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叫间接传播。主要通过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了的手、食具、用具和玩具等再污染食物后经口传人而感染。这种方式多发生于学校、幼儿园、部队、工厂等集体单位和家庭,故可引起流行,也可仅出现散发病例。近年来,发现甲型肝炎患者中许多人有蓄长指甲的坏习惯,指甲长了,又不注意卫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长指甲数点钞票、剥削果皮、当牙签剔牙及摄取食物等,极易将病原体带入口内而感染上甲型肝炎病毒。

水源传播:

这是引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多发生于暴雨和雨季之后,患者的粪便、唾液、呕吐物等排泄物因雨水的冲刷污染了周围环境,尤其是水源。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农村,由于无自来水设施,人们多饮用井水、河水或沟塘水,当身体抵抗力减弱又饮用被污染的水后,极易引起感染,并出现暴发流行。

食物传播:

主要是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特别是未经蒸煮就生吃的瓜果与蔬菜,或煮得半生半熟的贝壳类海产品,如牡蛎、蚬子、蛤蜊和毛蚶等。此外,患甲型肝炎的饮食从业人员污染食物后引起的暴发流行也屡有报道。此种传播方式引起的甲型肝炎流行潜伏期多比较短暂,且病情较重。

性接触:

 

由于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均可携带甲肝病毒,与甲肝患者发生性关系的人就很有可能沾染甲肝病毒。沾染甲肝病毒的人再与其他人发生性关系,就可能再把甲肝病毒传染给他人。

 

 

责编: Dd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