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最新!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在癌症诊断治疗方面实现新进展!

2023-05-02 来源: drugdu 137

原创 转网 转化医学网

导读:前列腺癌(PCa)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深入了解蛋白质丰度和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PCa的精确治疗。

5月1日,复旦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名为“Integrative multi-omics and drug–response characterization of patient-derived prostate cancer primary cells”的文章,研究人员称他们的综合多组学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前列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理反应,从而实现更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研究背景

 01 

2020年,全球超过一半国家(112个国家)的男性中,最常诊断出的癌症就是前列腺癌(PCa)。过去的十年中,亚洲前列腺癌患者的全身治疗进展十分有限。尽管只有7.8%的PCa新病例发生在中国,但根据GLOBOCAN的预测,中国患前列腺癌的患者死亡率达到14.5%。与西方人群相比,中国PCa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亚洲患者独特的基因组改变特征,例如基因水平的突变频率,因此在做出临床决策时也要考虑种族背景。

研究方法

 02

目前,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后肿瘤发展的预测仍主要依赖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变化。然而 PSA水平(也称为PSA灰色区域)不能准确区分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与恶性前列腺增生(BPH)或预测肿瘤进展。此外,BPHs和肿瘤均表现为细胞过度生长的表型,但只有肿瘤表现为转移和侵袭的恶性表型,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研究BPH与肿瘤的分子差异可以提高对肿瘤恶性根源的认识。

近年来,下一代测序(NGS)使个体化癌症治疗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影响肿瘤进展和治疗反应的许多癌症特征受到非遗传机制的影响,导致只有30%的患者表现出与早期预期相称的临床反应。迄今为止,在亚洲人群中有限的PCa药物研究限制了其临床肿瘤疗效。通过功能精准医学(FPM)将细胞直接暴露于药物中,可以帮助识别动态的个体关键脆弱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然而,其中大多数是利用几十年前产生的细胞系,这些细胞系可能由于长期培养而失去了最初的肿瘤特征并产生了新的突变。此外,这些细胞系很少来自亚洲人群。为忠实地分析个性化肿瘤异质性和药物反应,有必要建立一组PCa患者来源的原代细胞模型,并确定蛋白质与药物的相关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西方生活方式的采用,亚洲PCa的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综合多组学和药物反应的研究对于改善亚洲男性人群的治疗建议至关重要。在此,研究人员提供了资源评估PCa患者来源的原代细胞样本中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细胞表面蛋白质组和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对药物蛋白质组的进一步检查揭示了pca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应的治疗策略。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