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
来源: drugdu
208
在最近发布在bio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刺突蛋白与神经元爆发活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Burst Activities in Neurons Measured by Micro-Electrode Arrays. 图片来源:: whitehoune/Shutterstock.com
*重要提示:bioRxiv发布的初步科学报告未经同行评审,因此不应被视为结论性的,指导临床实践/健康相关行为,或被视为既定信息。
背景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结构的主要成分是包膜(E)、刺突(S)、膜(M)和核衣壳(N)蛋白。这项研究的重点是S蛋白的影响。S蛋白促进病毒附着和进入宿主细胞。S1亚单位与肠细胞和肺细胞中存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相互作用。
在大脑中,ACE2主要在脑干和主要功能是调节血压和心血管功能的区域表达。虽然已经在部分(而非全部)2019年冠状病毒病(新冠肺炎)患者中记录了神经症状,但病毒影响神经细胞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这是一个研究课题。
关于研究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量化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蛋白在神经元中诱导的神经表型。
在这项研究中,分别评估刺突蛋白的S1和S2亚基,以确定它们是否引发了微电极阵列(MEA)估计的任何神经表型。在第0天,用重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S蛋白和S1和S2 S2亚基处理从新生P1小鼠获得的神经元。该团队使用内部设计的算法对数据进行了评估。还量化了根据治疗条件的特征,如每个电极的突发次数、持续时间、频率和每个突发的尖峰次数。
研究小组还确定了S1亚单位在细胞暴露过程中是否会影响成熟神经元。在第12天用类似的S1浓度处理神经元。随后连续七天暴露于相同的S1浓度。该团队随后进行了一项拯救实验,以确定这种神经元表型是否是可逆的。在第0天给神经元施用S1之前,对人单克隆抗S1抗体进行采样并使用该抗体进行中和。为了验证S1受体结合结构域(RBD)可能是突发减少的原因的假设,该团队收集并评估了纯化的重组RBD。
结果
该研究确定,每个电极的脉冲数是区分刺突蛋白处理的孔与对照孔的最显著特征。S1亚基显著降低了每个电极的突发次数,而S2亚基没有表现出相同程度的减少。该研究表明,当细胞在发育早期暴露时,S1负责降低神经元群体的爆发活动。然而,S1处理井和对照井之间的爆发活性没有明显差异。因此,数据表明,只有当细胞在发育的最早阶段暴露时,S1亚基才会影响神经元。
与对照相比,被抗体中和的S1没有导致爆发活性的显著降低,而在第0天的常规S1治疗确实降低了爆发活性。数据和p值表明,抗S1抗体逆转了S1对爆破活性的影响。总的来说,拯救实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S1在细胞发育早期暴露于细胞时能够抑制爆发活动。与S1数据相比,该团队发现激增活动显著减少。结果有力地表明,RBD本身足以抑制激增活动。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1蛋白与神经元群体的体外爆发趋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抗体治疗可以逆转这种关系。该研究还指出,RBD可能是抑制神经元信号的原因。这项研究还表明,中和S1使神经元放电活动恢复到控制水平。此外,抗体拯救实验证实了S1在抑制突发活动中的作用,并强调了抗S1抗体的保护功能以及RBD在调节神经元表型中的意义。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发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蛋白的活性提供了新的见解,超越了它们在病毒附着和进入中的既定功能。这一发现可能会揭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感染的关键方面、患者护理方法以及未来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参考文献:
Preliminary scientific report. Salvador, M. et al. (2023)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Burst Activities in Neurons Measured by Micro-Electrode Arrays".
bioRxiv. doi: 10.1101/2023.04.24.538161.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3.04.24.53816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