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分析揭示了基孔肯雅病毒疫情偶发性的本质

2025-10-07 来源: 医学新闻 52

尽管这种病毒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包括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但公共卫生官员一直在追踪欧洲报告的感染病例,而且在 9 月,纽约长岛也确诊了一例。

 

基孔肯雅热疫情的爆发促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向前往孟加拉国、古巴、中国广东省、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索马里和斯里兰卡的旅行者发布健康通知。

 

在中国广东省,近期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这促使当地政府官员下令对所有疑似感染病毒的人员进行隔离,并向他们喷洒驱蚊剂,同时对受影响的建筑物及其他区域喷洒杀虫剂。

 

在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新研究中,圣母大学的研究人员对 80 多起基孔肯雅热病毒爆发事件进行了分析,以改进对未来疫情的预测,并为疫苗试验的开展提供信息。

 

“基孔肯雅热疫情在规模和严重程度上都难以预测,”生物学系传染病流行病学安与丹尼尔·莫纳汉讲席教授亚历克斯·珀金斯说道,他也是该研究的合著者。

 

“在相似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一次仅感染少数人的疫情,也可能出现另一次感染数万人的疫情。这种不可预测性正是公共卫生规划以及疫苗研发如此困难的原因。”来自圣母大学生物科学系安与丹尼尔·莫纳汉学院教授亚历克斯·珀金斯。

 

在这项研究中,珀金斯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亚历山大·迈耶(Alexander Meyer)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他与研究团队重建并分析了 86 起基孔肯雅热疫情,创建了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比较数据集。

 

在这项研究中,珀金斯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亚历山大·迈耶(Alexander Meyer)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他与一个研究团队重建并分析了 86 起基孔肯雅热疫情,创建了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比较数据集。

 

迈耶说:“我们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次疫情爆发,而是着眼于众多疫情,它们在规模和严重程度上各不相同,这使我们能够从中寻找规律。”

 

基孔肯雅热于 20 世纪 50 年代首次被确认。疫情爆发的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加,但其爆发也具有间歇性且难以预测,这给公共卫生官员在规划和预防感染方面带来了挑战。

 

基孔肯雅热由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这种疾病以及其他蚊媒疾病的爆发情况变化,常常与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因为更温暖、更潮湿的环境会促进蚊子的活动。

 

但珀金斯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在试图预测由基孔肯雅热病毒等病毒引发的疾病爆发的严重程度时,气候未必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他说:“像气温和降雨量这样的气候因素能告诉我们疫情可能在何处爆发,但这项研究表明,它们对于预测疫情的严重程度帮助不大。当地条件很重要——比如住房质量、蚊虫密度以及社区的应对措施。有些变化只是出于偶然。这种随机性也是疫情发展的一部分。”

 

目前,只有两种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疫苗获得了监管批准,但在该病毒最为常见的地区,这两种疫苗并未广泛供应。

 

这就是为什么在疫苗研发方面拥有如此庞大且全面的数据集会如此有帮助,珀金斯说道。

为了测试疫苗的有效性,疫苗制造商需要在疫情爆发之前准确预测其可能发生的地方,以便开展试验并监测候选疫苗是否有效。

 

该研究展示了对过往疫情进行更全面分析如何能帮助公共卫生官员为未来疫情做好准备,从而保护易感人群并助力疫苗研发。

 

来源:

圣母大学

 

期刊参考文献:

迈耶,A. D. 等人(2025 年)。传染病暴发严重程度的可预测性:以基孔肯雅热为例。《科学进展》。doi.org/10.1126/sciadv.adt5419。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