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来源: drugdu
46
一项针对丹麦儿童的全国性研究显示,含铝的早期儿童疫苗与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症或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增加并无关联。
这项研究对超过 120 万名儿童进行了长达 24 年的跟踪调查,为铝吸附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多有力的证据。该研究的资深作者、来自哥本哈根国家血清研究所的安德斯·彼得·赫维德博士(医学硕士、医学博士)表示。
维伊德对“梅斯科帕医疗新闻”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助于家长为孩子的健康做出正确的决定,也有助于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官员就儿童疫苗的卓越安全性进行沟通。鉴于家长们目前接收到的信息存在诸多矛盾之处,他们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也在不断增加,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有助于解决这一特定的担忧问题。”
近一个世纪以来,铝佐剂一直被用于非活疫苗中以增强免疫反应。尽管多年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些佐剂的安全性,但对其潜在风险的担忧依然存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指责疫苗中的铝暴露导致了广泛的过敏现象,而他的一个亲密助手则向监管机构提出请求,要求暂停某些疫苗的分发,直到这些疫苗的制造商提供关于其产品中铝含量的更多信息。
维伊德及其同事写道,动物研究的结果主要引发了人们对疫苗中铝含量的担忧;然而,2022 年的一项针对超过 32.6 万名美国儿童的研究确实发现,与疫苗相关的铝含量与哮喘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我认为可以这么说,我们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那份报告的启发,”维伊德说道。其研究团队于 7 月 14 日在《内科学年鉴》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将疫苗接种记录与结果关联起来
研究人员选取了 124 万名出生于丹麦的儿童,时间范围为 1997 年至 2018 年。入选标准包括:存活至 2 岁且无先天性或已存在的疾病,包括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呼吸系统疾病、原发性免疫缺陷、心脏或肝脏衰竭等。
研究人员从丹麦国家卫生服务登记处获取了疫苗接种信息,并针对每个儿童计算了到 2 岁时的铝暴露总量。自 1997 年以来,丹麦的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已提供一种含铝成分的疫苗,用于预防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流感嗜血杆菌 B 型(五联疫苗)的接种,该疫苗分三次接种,分别在 3 个月、5 个月和 12 个月时进行。自 2007 年起,该计划还提供了吸附铝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同样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分三次接种。
随后,研究人员对患者从 2 岁到 5 岁期间的状况进行了跟踪观察(或直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并寻找了 50 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应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以及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情况——包括幼年关节炎、哮喘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等。
该研究群体的铝累积暴露量中位数为 3 毫克,范围在 0 毫克至 4.5 毫克之间。在研究期间,仅有 15237 名儿童未接种含铝疫苗。
排除风险“具有十足的确定性”
该分析发现,疫苗中铝的累积暴露量与所选取的 50 种病症之间不存在关联。对于任何自身免疫性疾病,每 1 毫克铝暴露量对应的调整风险比(aHR)为 0.98(95%置信区间,0.94 - 1.02)。对于任何过敏性或过敏性结果,aHR 为 0.99(95%置信区间,0.98 - 1.01),对于任何神经发育结果,aHR 为 0.93(95%置信区间,0.90 - 0.97)。
在研究期间观察到的最常见病症是哮喘(28346 例)和特应性皮炎(22978 例)。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病症与疫苗中铝的累积暴露量之间均无关联。
维伊德说:“对于一些人们最为关注的关键结果,比如哮喘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结果非常明确,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排除风险显著增加的可能性。”
其中一些关联研究甚至显示出了略微降低的风险——比如自闭症谱系障碍;不过,由于置信区间接近 1,“我们不能将此解读为具有相关保护作用的结果”,他说道。
进一步的分析将随访时间延长至 8 岁,剔除了所有未接触过含铝疫苗的儿童,并将分析范围限定于完整的病例中,结果同样未发现这些慢性疾病与接触含铝疫苗之间存在关联。
“即便进行了所有这些调整,他们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差异性影响。我认为这一切都让人非常放心。”詹姆斯·坎贝尔博士说道,他是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的教授。
坎贝尔表示,这篇论文“为有关含铝疫苗安全性的研究增添了新的篇章”。坎贝尔同时还是美国儿科学会传染病学委员会的副主席。
坎贝尔对梅斯达克网站表示:“铝盐作为佐剂已存在近 100 年了;我们在美国以及全球范围内都有使用它们的悠久历史。”“综合数据来看,铝盐佐剂对儿童来说是安全的。”
这项研究由丹麦政府资助。研究的作者表示不存在任何相关的经济利益关系。坎贝尔报告称,他曾作为疫苗试验的现场主要研究员,该项目得到了辉瑞、莫德纳、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和默克等机构的资助。
责编: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