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后可以尽早开始抗凝治疗

2023-05-27 来源: drugdu 183

由Inselspital、伯尔尼大学和伯尔尼大学领导的一项国际临床研究表明,与指南中先前建议的相比,中风和心房颤动患者可以更早开始抗凝治疗(血液稀释)。早期治疗可以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情况下降低再次中风的风险。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大约80%的中风是由大脑中的动脉堵塞(局部缺血)引起的。其中,高达20%是由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内形成的血栓引起的。心房颤动是一种不规则的心律,影响多达5%的65岁以上人群。血液稀释剂,称为直接口服抗凝血剂(DOAC),用于预防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

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中风后多久应该开始这种治疗。出血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在中风后的头几天可能最高。另一方面,这些药物的可能益处也可能在最初几天达到最大。

缺血性卒中后早期使用DOAC安全吗?

由中风中心、Inselspital、伯尔尼大学医院和伯尔尼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的国际临床研究开始了这一讨论。ELAN研究(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后患者早期/晚期启动直接口服抗凝剂)表明,如果抗凝剂治疗更早开始,发生另一次卒中事件的几率可能低于较晚开始治疗的几率。而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2013年的这项研究调查了患有急性缺血性中风和心房颤动的患者。这些人于2017年至2022年间被招募到欧洲、中东和亚洲15个国家的103个不同的中风单位。根据中风的大小和位置(即轻度、中度或重度中风),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比指南中建议的更早或更晚开始治疗。

早期发病的定义为:轻度/中度中风后48小时内或严重中风后第六至第七天内。晚发定的义为:轻度中风后第三至第四天,中度中风后第六至第七天,或严重中风后第十二至第十四天。

研究结果显示,30天后,早期治疗组2.9%的参与者(29人)和晚期治疗组4.1%的参与者(41人)发生了上述事件之一。90天后,两组之间的事件发生率差异为-1.9%。30天后,1.4%的早期治疗参与者(14人)和2.5%的晚期治疗参与者(25人)发生了新的中风。在两组中,0.2%的参与者(2人)出现症状性脑出血。

伯尔尼和巴塞尔大学医院的研究负责人Urs Fischer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为缺血性中风后早期二级预防的常见困境提供了科学证据。鉴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当出于后勤或其他原因需要或需要时,尽早开始治疗是有意义的。”。格拉斯哥大学的Jesse Dawson教授博士强调,这项研究还表明,早期血液稀释导致脑出血的风险很小,尤其是治疗基于影像学选择的时候。

下一步,研究人员希望调查ELAN研究参与者的不同亚组的风险和收益是否相似,尤其是在受影响更严重的人群中。

期刊信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