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来源: drugdu 168
3月31日,甘李药业披露2022年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12亿元,同比下降52.6%;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上年同期为14.5亿元,同比下降130.25%。
甘李药业未能延续自2020年6月上市以来的盈利状态,首次出现由盈转亏,也首次出现营收与利润双降。
甘李药业由盈转亏,营收与利润双降的核心原因是胰岛素国家集采。在年报中,甘李药业也坦言,国内中标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集采实施前库存产品的一次性价格补差、短期销量增长暂时不能冲抵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所致。
甘李药业利润转负由也是营业收入下降、销售费用增加和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导致。年报显示,2022年甘李药业的销售费用为10.86亿元,同比增长8.35%;研发费用为5.62亿元,同比增加18.52%。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与其他被集采的药品不同,鉴于医生的处方习惯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产品的认知需要一定的时间转换,所以甘李药业并不能从集采中马上得到巨大市场放量。前述提及的甘李药业销售费用仍增加便说明这一点。甘李药业仍需要为其被集采的胰岛素产品加大宣传广度和深度,扩增学术推广团队而加快转变医生的处方习惯。
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具有高依从性和粘性,这也导致医药机构的采购履约积极性也并不高。湖南省医保局就在2022年11月8日发函督促全省各州市医保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加大监测调度力度,督促医药机构严格按协议约定合理采购,确保如期完成约定采购量。
据湖南省医保局当时的通知文件,医疗机构对亿帆生物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李药业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天麦生物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海正药业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约定采购完成率不足20%,采购进度严重滞后。
综合上述影响,甘李药业的毛利率也就难以维持。年报显示,甘李药业生物制品(原料药及制剂产品)毛利率为75.95%,较上年减少14.76%。
甘李药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从2021年的10.78亿元下降至2022年的2.97亿元,同比减少72.48%。这也都是受胰岛素集采落地执行影响,甘李药业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
与甘李药业相同,通化东宝、海正药业、亿帆医药等药企也遭遇相同境地——中标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但未还未实现大放量。
通化东宝2022年业绩预告,实现营收27.75亿元,同比降低15.09%;扣非净利润8.46亿元,同比下降21.47%。2022年年报显示,海正药业的内分泌药物实现营收3.5亿元,同比减少18.91。毛利率为35.12%,同比下降1.67%。亿帆医药则还未披露2022年业绩情况。
联邦制药2022年年报则显示,糖尿病产品贡献11.76亿元,同比下降18.0%。其中,重组人胰岛素销售为6.61亿元,销售同比增长8.8%;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销售为4.22亿元,同比增长41.5%;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及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销售为9160万元,同比增长940.4%。
胰岛素按来源和化学结构分为一代动物胰岛素、二代人胰岛素、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其中,三代胰岛素是我国目前最主流产品。
2022年,是胰岛素集采工作开展的第一年。二代、三代胰岛素产品参与国家集采。
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示,胰岛素集采的全国首年采购需求量共计2.14亿支,其中二代胰岛素0.9亿支,三代胰岛素1.24亿支,约占中国胰岛素市场总量的56%。集采后入选的11家企业,包括7家国产药企和4家跨国药企。换句话说,当时所有参与集采厂家均有产品中标,无一淘汰。
目前我国胰岛素市场的现实是,进口胰岛素及其类似物长期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诺和诺德、礼来和赛诺菲三大巨头,占据了中国胰岛素市场份额的75%。特别是在三代胰岛素市场中,国产占比仅为16%。
由此也划分出市场边界。国外巨头占领我国的一、二线城市,使用的主要是胰岛素类似物;国内药企则争夺被剩下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域。因此,国家集采是有助于帮助国产企业拓宽一、二线城市市场实现国产替代。
在此之前,甘李药业的胰岛素产品以价格腰斩的形式被纳入国家集采:甘李药业的报价在所参与的4组(共6组)中,有3组报了最低价,1组的报价是倒数第二低价。最终结果是,甘李药业的6款胰岛素产品,以平均60.5%的降幅高顺位中标。其中,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降价幅度高达67%。
来源:ouryao.com
责编: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