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来源: drugdu
12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员首次证实,一种常见于皮肤表面的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在某些免疫细胞出现功能障碍时,能够直接引发一种名为“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皮肤癌。cSCC 是美国乃至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此前,科学家们认为 HPV 只是促进了由紫外线(UV)辐射引起的 DNA 变异的积累,而紫外线辐射通常是导致 cSCC 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于今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这一发现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对于此类皮肤癌(cSCC)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式的思考方式,从而为那些因自身健康状况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它表明,可能还有更多患有侵袭性 cSCC 的患者存在潜在的免疫缺陷问题,并且他们可能从针对免疫系统的治疗中获益。
安德里亚·利斯科,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成员
人乳头瘤病毒(HPV)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倾向于感染特定组织和身体部位内的细胞。在皮肤上发现的 HPV 类型——β型 HPV——被认为是皮肤微生物群中的良性成员,通常不会整合到皮肤细胞的 DNA 中。这与已知会整合到黏膜细胞 DNA 中并直接导致生殖器、肛门、头部和颈部癌症的α型 HPV 类型形成了对比。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一名 34 岁的女性身上取得了这一发现。该女性因额头上的复发性鳞状细胞癌前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接受评估和治疗。她曾接受过多次手术以及一轮免疫疗法,试图切除或消灭肿瘤,但肿瘤总是反复复发。她的当地医生认为这是由于她体内存在一种遗传性缺陷,无法修复由紫外线辐射造成的 DNA 损伤,再加上免疫细胞(称为 T 细胞)存在缺陷所致。这名女性所经历的这种 HPV 相关疾病还包括其他多种逐渐恶化的病症。
通过一项复杂的基因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β-人乳头瘤病毒已整合到该女性已形成的肿瘤的细胞 DNA 中,并在那里大量产生病毒蛋白质。这与当前的理论相矛盾,该理论认为β-人乳头瘤病毒仅有助于癌前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形成,而不会整合到细胞 DNA 中,并且在维持癌症方面不起作用。对这名女性细胞的进一步基因分析显示,她们完全有能力修复紫外线辐射造成的 DNA 损伤,这表明病毒本身就是导致癌前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原因。
为了弄清楚β-人乳头瘤病毒为何会采取如此罕见的举措——即融入女性的皮肤细胞 DNA 中并不受控制地进行繁殖,研究人员对这位女性的遗传免疫疾病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她的基因突变严重阻碍了 T 细胞对由β-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细胞感染作出反应。这表明,这种免疫疾病本身是导致她与 HPV 相关疾病恶化的原因,包括她额头上的β-人乳头瘤病毒基底细胞癌,而治疗这种疾病或许能够治愈所有相关病症。
因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为这位女士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替换她体内有缺陷的 T 细胞,使其换成健康的细胞。这一过程需要极其谨慎的操作,因为她在治疗开始前就已经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移植过程顺利进行,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此后,她所有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的疾病,包括复发性、严重的鳞状细胞癌(cSCC),都得到了治愈,并且在移植后的超过三年时间里没有再次复发。这证实了她所遗传的疾病导致她的 T 细胞无法控制β-HPV,从而使病毒能够直接引发并维持 cSCC 的发展。
利斯科博士表示:“这一发现以及取得的成功成果,若没有病毒学家、免疫学家、肿瘤学家以及移植专家们共同的辛勤努力,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他们都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这一共同的工作环境中协同工作。”
据研究作者所述,他们的发现表明,其他那些 T 细胞反应存在缺陷的人也可能容易患上由β-人乳头瘤病毒直接引发的癌症。
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参考文献:叶,P. 等人(2025年)。通过恢复 T 细胞受体信号传导来治疗鳞状细胞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doi.org/10.1056/nejmoa2502114。
责编: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