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来源: drugdu 1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牛来了?A股行情火爆,机会别错过,马上开户布局>>
近来,中外药企频繁掀起BD(商务拓展)合作交易浪潮。
10月9日,百奥泰宣布与Gedeon Richter Plc.就BAT2206(乌司奴单抗)注射液达成授权许可及生产、供货和商业化协议。根据协议,百奥泰将该注射液在欧盟、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及其他部分欧洲国家市场的独占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Gedeon Richter Plc.。
此次交易涉及的金额包括850万美元的首付款、累计不超过1.0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两位数百分比作为收入分成。
除了百奥泰,近期多家中国药企也传来了BD交易方面的积极消息,如宜联生物、奥赛康药业、正大天晴、石药集团等。
麦肯锡的分析显示,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创新药收入的约三分之一源自企业的“内部研发”,而剩余的三分之二则来自于并购与合作(包括授权许可)。
有药企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对于全球前20名的跨国药企而言,当前临床阶段的产品中,平均有55%来自“内部研发”,而45%则源自“外部创新”。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公司对外部创新的依赖度远高于平均值,达到60%~70%。
“历史上,这些外部创新主要源自欧美的生物科技公司。然而,自2023年以来,我们对中外BD合作的敏感度显著提升,因为中国的创新产品和公司正频繁出现在跨国药企的交易新闻中。这些交易不仅包括跨国药企与中国公司面向全球市场的资产授权,还涵盖了中国本土药企之间的收购,旨在共同开拓全球市场。”该药企高管说。
全球医药产业已正式拉开大规模BD交易活动的序幕。
扫货创新药风起云涌
随着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医药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愈发频繁,尤其在今年,大规模收购事件层出不穷。众多跨国药企纷纷将目光投向本土的优质资产,积极寻求资源整合的机会,以提升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大型本土药企也不甘落后,他们正积极寻找高质量的项目,以弥补自身产品线上的不足。
10月8日,信达生物与奥赛康药业共同宣布,就利厄替尼片(商品名:奥壹新)达成独家商业化合作。根据协议,信达生物将负责利厄替尼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推广销售,并向奥赛康支付相关款项。而奥赛康则负责该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和供货,并向信达生物支付销售推广服务费。双方的合作旨在共同推动该创新药物的市场化进程。
同日,Mestag Therapeutics与默沙东签署了一项许可与合作协议,旨在开发炎症性疾病疗法的新靶点。Mestag凭借其在成纤维细胞—免疫相互作用领域的新认识,致力于开发具有影响力的癌症和炎症性疾病治疗方法。此外,宜联生物也宣布与安进达成全球临床研究和药品供应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评估宜联生物的靶向B7-H3抗体偶联药物YL201与安进的靶向DLL3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蛋白(BiTE®)IMDELLTRA在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中的潜力。
另外,中国生物制药的附属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也签署了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正大天晴将获得友芝友生物研发的M701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根据协议条款,正大天晴将向友芝友生物支付首付款、研发里程碑款项及销售里程碑款项,并支付分层特权使用费。此次交易潜在金额超过10亿元,彰显了国内药企在创新药领域的投入与决心。
此外,就在前一天(10月7日),阿斯利康宣布与石药集团达成独家授权协议,共同推进一款临床前创新小分子脂蛋白(a)(Lp(a))抑制剂的开发。该药物将用于开发新型降脂疗法,以及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单一疗法或联合疗法。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将获得阿斯利康的1亿美元首付款,此外还有最高3.7亿美元的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和最高15.5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根据该产品的年度销售净额计算的分层销售提成。
医药魔方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医药企业在该时期共达成了60笔跨国BD交易,其中43笔为跨境license-out交易。这些交易涉及抗肿瘤、慢性病、免疫性疾病、抗感染等多个领域,显示出跨国药企与本土药企之间合作的紧密程度。主要跨国药企买家包括阿斯利康、诺华、强生、武田等知名企业。
当前,国内药企正通过BD交易获得现金流,加速创新药转型,并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国内药企的创新发展,也加强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与合作。
并购潮即将来临?
中国本土创新药企频繁现身并购榜单,这标志着其创新实力正逐步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同时也为本土药企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然而,对于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而言,被收购是否就意味着其终极归宿?对此,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从需求端审视,未来五年,跨国药企将面临专利悬崖的挑战,亟需在专利保护期内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及技术壁垒,从而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的并购热潮。另一方面,国内传统药企同样承受着转型的重压,面对利润的不断被稀释,它们也倾向于通过并购来迅速积累技术、人才及产品线。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产品的对外授权交易及公司被收购的案例在最近一年内显著增多,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视此为积极的信号,”该分析师表示,“这反映了中国本土创新的速度和临床价值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并得到了跨国药企的更多认可。”他进一步强调,BD合作并非生物科技公司在缺乏资金或人才以自建商业化团队时的无奈之选,而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对于备受瞩目的创新产品,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具有技术创新性和临床价值的产品始终是市场的宠儿,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传统的大分子药物、小分子靶向药及单抗药物领域,新的突破层出不穷;而在ADC、双抗药物、CGT等新兴赛道上,技术创新及临床进展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例如,基因疗法领域就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事件——2023年,全球首款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相继获得了MHRA和FDA的批准上市。
麦肯锡此前对全球1000家生物科技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仅有203家公司拥有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其余797家公司的产品仍处于临床前或临床开发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03家公司中,仅有67家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化团队(其中24家还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多个区域建立了团队),而剩余的136家公司则是通过对外授权交易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
此外,生物科技公司与biopharma公司在价值链布局和核心能力上各有侧重,这有助于最大化整个行业的价值创造。对于生物科技公司而言,自建商业化团队和生产基地并非必然选择。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产品组合规模和经验的限制,自建商业化营销和生产能力可能并非最高效的选择。
“如果生物科技公司在评估外部合作路径后决定自行推动商业化,”上述分析师建议,除了招聘行业领军人才组建团队外,还应充分利用科技和数字化手段赋能业务发展。另外,虽然传统大型医药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全渠道营销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转型成效。对于决心自主布局商业化的生物科技公司而言,更应积极采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更高效的方式将创新产品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医生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