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疟原虫产生抗疟药物耐药性之间存在联系

2024-05-21 来源: drugdu 164

该疾病通过按蚊传播,2022 年全球约有 2.49 亿人受到影响
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与技术联盟 (SMART) 的抗菌素耐药性 (AMR) 跨学科研究小组 (IRG) 的研究人员与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NTU) 合作,发现了疟原虫对抗疟药物产生耐药性之间的联系。
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2022 年全球约有 2.49 亿人患有疟疾。疟疾是由寄生虫通过受感染的疟蚊叮咬传播给人类的。
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一种名为青蒿素 (ART) 的抗疟药,利用一种称为转移核糖核酸 (tRNA) 修饰的细胞过程 - 一种允许细胞通过改变细胞内的 RNA 分子快速对压力做出反应的机制。
以 ART 为基础的联合疗法是针对无并发症疟疾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结合消灭剩余寄生虫的配合药物,有助于在治疗的前三天减少寄生虫的数量。
然而,引起疟疾的最致命的疟原虫种恶性疟原虫已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产生了部分耐药性,尤其是在东南亚和非洲。
在《自然生物学》上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 SMART 开发的先进技术和技术,研究了表观转录组学(细胞内的 RNA 修饰)在影响疟疾耐药性方面的作用。
在比较和分离药物敏感和耐药性疟原虫后,分析揭示了耐药性疟原虫的 tRNA 修饰的变化,这与疟原虫中特定基因翻译的增加和减少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改变的翻译过程是导致耐药性增加的一个关键潜在机制,并展示了微生物和癌细胞如何利用 RNA 修饰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药物和其他疗法的毒性作用。
SMART AMR 联合首席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教授 Peter Preiser 评论道:“这一发现揭示了耐药寄生虫如何利用表观转录组应激反应机制来生存,这对于了解寄生虫生物学尤为重要。”

https://phys.org/news/2024-05-mechanism-drug-resistance-malaria-parasite.html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