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来源: drugdu
44
【滴度医贸网专家回答】
在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IVDR)下进行质量体系升级时,需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一、法规理解与合规性
深入理解IVDR法规:IVDR法规对体外诊断器械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更为严格和具体的要求,包括产品分类、技术文档、性能评估、上市后监督等方面。制造商需深入理解法规内容,确保质量体系符合法规要求。
确保合规性策略:制造商需制定合规性评估程序,明确体系所涵盖器械的重大变更的合规性,并确定适用的一般安全和性能要求(GSPR),探索符合前述要求的过程。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基于ISO 1348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虽然IVDR未直接强制要求ISO 13485认证,但其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ISO 13485高度契合且更为具体。制造商应基于ISO 13485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以证明合规性。
优化现有质量管理体系:制造商需对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确保与IVDR法规要求相协调。这包括更新质量手册、书面政策和程序、质量程序、质量计划、质量记录等文件。
强化风险管理:制造商需建立符合IVDR规定的风险管理过程,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可追溯性和合规性。
三、技术文档与性能评估
编制详细的技术文档:制造商需编制更详细和全面的技术文件,包括技术规范、性能评估报告、临床评估报告、风险分析和管理等。技术文件需满足更高的透明度和详尽度要求,并确保其在整个器械生命周期内持续更新。
加强性能评估:IVDR首次强制要求建立系统化的性能评估流程,涵盖科学有效性、分析性能和临床性能。制造商需进行全面的性能评估,并提供科学文献和其他证据来支持产品的性能和预期用途。
四、上市后监督与警戒系统
建立上市后监督系统:制造商需实施并保持最新的上市后监督系统,主动、系统地收集、记录并分析器械上市后的性能、安全性和用户反馈信息。
制定并执行PMS和PMPF计划:制造商需制定并执行详尽的上市后监督计划(PMS)和上市后性能跟踪计划(PMPF,针对Class C&D及部分Class B器械),以持续确认器械的安全性和性能,识别未知风险。
履行报告义务:制造商需履行医疗器械报告义务,包括严重事故、现场安全纠正措施报告及分析、趋势报告和实施措施。
五、人员与培训
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制造商需明确管理人员担负的责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加强员工培训:制造商需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IVDR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员工能够按照法规要求进行操作。
六、关注法规更新与变化
及时关注法规更新:IVDR法规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和监管需求进行更新和调整。制造商需及时关注法规更新和变化,确保质量体系始终符合法规要求。
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制造商需根据法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进入欧盟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