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来源: drugdu
37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次集中的休养活动,结合了多种身心疗法,包括冥想和疗愈方法,对大脑功能和血液生物学产生了迅速且广泛的改变。研究人员发现,这次休养活动激活了促进神经可塑性、新陈代谢、免疫功能和疼痛缓解的自然生理途径。该研究结果发表在《通讯生物学》杂志上,为意识和心理实践如何增强身体健康提供了见解。
世界各地的各个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利用冥想及其他身心疗法来促进健康和福祉;然而,这些疗法背后的生物学原理却仍不为人所充分理解。这项新的研究是“内科学研究基金”支持的一项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研究计划的一部分,也是首次对短时间内多种身心疗法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全面量化。
“多年来我们一直知道,诸如冥想之类的练习能够影响健康状况,但令人惊讶的是,将多种身心疗法整合到一次集中活动中所产生的变化竟然遍及如此多的生理系统,以至于我们能够在大脑和血液中直接进行测量。这不仅仅是关于缓解压力或放松;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大脑与现实的互动方式,并从生物学角度对这些变化进行了量化。”——赫马尔·H·帕特尔博士,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麻醉学教授以及圣地亚哥退伍军人事务医疗系统的研究职业科学家。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20 名健康成年人参加了由神经科学教育家兼作家乔·迪斯佩纳扎博士(D.C.)主持的为期 7 天的驻院项目。该项目包括每日讲座、约 33 个小时的引导式冥想以及集体疗愈活动。这些活动采用了“开放标签安慰剂”方法,这意味着参与者明知自己参与的是被当作安慰剂呈现的疗愈活动——即那些没有活性药物成分的程序或治疗,但通过期望的力量、社交联系和共同实践仍能产生实际效果。
在静修活动前后,参与者都接受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脑部扫描,这是一种能够实时测量大脑活动的检测方法。研究人员还通过血液检测来衡量代谢活动、免疫激活以及其他生物功能的变化情况。
研究人员观察到,在这次撤退之后出现了几个重大的变化:
大脑网络变化:在静修期间进行冥想,减少了大脑中与思绪纷扰相关的区域的活动,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大脑的运作效率。
神经可塑性增强:当应用于实验室培养的神经元时,静修后参与者的血浆使脑细胞生长出更长的分支并形成新的连接。
代谢变化:接受静修后血浆处理的细胞显示出糖酵解(糖燃烧)代谢的增加,表明其代谢状态更加灵活和适应性更强。
自然止痛效果:静修结束后,体内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人体自身的止痛物质)的血液水平升高,表明人体自身的止痛系统被激活。
免疫激活:冥想同时增强了炎症和抗炎免疫信号,表明这是一种复杂的、适应性的免疫反应,而非简单的抑制或激活。
基因和分子信号变化:静修后血液中的小 RNA 和基因活动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与大脑功能相关的通路中。如何掌握您的生物磁分离技术——电子书 该电子书汇集了过去一年中的顶级访谈、文章和新闻。
参与者还完成了《神秘体验问卷》(MEQ-30),以评估他们在冥想过程中是否经历了“神秘”体验——这种体验具有深刻的整体感、超越感和意识状态的改变特征。静修结束后,平均 MEQ 得分显著提高,从静修前的 2.37 分上升到静修后的 3.02 分。这些调查中的更高分数也与静修后更显著的生物变化相关,包括不同区域大脑活动的整合程度更高。换句话说,大脑越相互连接,就越有可能经历这种神秘体验。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冥想所引发的大脑活动与此前已知由致幻物质所引发的活动极为相似。
帕特尔补充道:“我们正目睹着那些通常需要使用裸盖菇素才能产生的神秘体验和神经连接模式,如今却完全通过冥想练习得以实现。通过脑部扫描所观察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以及血液化学成分的系统性变化,进一步证明了这些身心修炼方式是在整个身体层面发挥作用的。”
该研究结果为理解非药物的身心干预措施如何促进健康和福祉提供了生物学框架。通过增强神经可塑性和激活免疫系统,这些方法能够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抗压能力。此外,内源性阿片肽通路的激活表明,这种身心结合的干预方式对于慢性疼痛的管理也可能有用。
虽然此次研究是在健康成年人中进行的,但研究人员强调,仍需在患者群体中开展对照试验,以确定具体的临床益处和应用情况。他们尤其关注身心疗愈活动是否能对患有慢性疼痛、情绪障碍或免疫相关疾病的人群产生有益影响。
展望未来,研究团队计划探究这一疗愈方法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冥想、重新认知以及开放标签安慰剂疗法)各自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此外,未来的研究还将考察这些生理变化的持续时间,以及重复干预是否能够增强或维持其效果。
该研究表明,我们的精神与身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的信念、我们如何集中注意力以及我们所参与的活动,都会在我们的生理机能上留下可测量的痕迹。“这项研究是朝着理解意识体验与身体健康之间相互关联这一目标迈出的令人兴奋的一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如何利用这种联系来以新的方式促进身心健康。”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亚历克斯·金伊奇-迪亚曼特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认知科学与麻醉学系的博士生。
来源:
加利福尼亚大学 - 圣地亚哥分校
参考文献:
金尼奇-迪亚曼特等(2025年)。在身心概念重构、冥想以及开放标签安慰剂治疗干预期间的神经和分子变化。《通讯生物学》。doi: 10.1038/s42003-025-09088-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25-09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