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皮下注射 PD-1 获批准上市,涵盖 12 个瘤种

2025-01-04 来源: drugdu 189


当地时间12 月 27日,美国FDA宣布已批准百时美施贵宝「纳武利尤单抗」皮下注射剂型(Opdivo Qvantig)上市,用于治疗其静脉注射剂型Opdivo之前获批的成人实体瘤适应症。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皮下注射 PD-1 抑制剂。

▍获批适应症
纳武利尤单抗皮下注射本次获批的适应症包括肾细胞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食管癌、胃癌、胃食管连接癌、食管腺癌。

截图来源:FDA 官网
纳武利尤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PD-1抑制剂,目前已在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在内的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涵盖 12个瘤种,包括肺癌、头颈癌、胃癌、食管癌、肝癌、肾癌、结直肠癌、尿路上皮癌、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胸膜肿瘤、不明原发部位肿瘤。

▍此前仅有PD-L1注射剂型获批
Insight 数据库显示,此前全球仅有两款皮下注射PD-L1抗体获批,分别为思路迪/康宁杰瑞的恩沃利单抗、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BMS的纳武利尤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皮下注射PD-1抑制剂。

在国内,目前仅有一款皮下注射PD-L1获批,即恩沃利单抗。罗氏的皮下注射PD-L1阿替利珠单抗已于今年 7 月报上市,预测有望明年 Q3 获批。恩沃利单抗注射液是在2021年11月中国获批上市,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的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

目前,恩沃利单抗注射液在中国、美国和日本正针对多个肿瘤适应症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多个适应症已进入注册3期临床。早前,该产品还被美国FDA授予晚期胆道癌孤儿药资格、软组织肉瘤孤儿药资格。

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也在今年7月27日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阿替利珠单抗是一款PD-L1抑制剂,此前已在全球范围内获批多项适应证。该药已在全球范围内获批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肝细胞癌、尿路上皮癌、PD-L1阳性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和BRAF V600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在中国已于2020年获批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纳武利尤单抗皮下注射剂型临床数据
纳武利尤单抗的皮下注射版由纳武利尤单抗与 Halozyme 公司专有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 (rHuPH20) 共同配制而成,这种酶的作用是增加纳武利尤单抗在皮下空间内的分散和吸收性能。

与静脉注射相比,皮下注射纳武利尤单抗具有很多优势,包括:给药时间大幅缩短,静脉注射通常需要 30 ~60 分钟,而皮下注射只需要 3 ~5 分钟;同时,皮下给药可以减少对静脉导管端口的需求,从而降低感染和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本次获批是基于Ⅲ 期试验 CheckMate -67T(NCT04810078)的结果,这也是皮下注射「纳武利尤单抗」的首个 Ⅲ 期临床,旨在评估该药的药代动力学、疗效和安全性均不逊色于其静脉注射制剂,研究群体为已接受过全身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 (ccRCC) 患者。共有 495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皮下注射组(1200 mg,每 4 周一次)或静脉注射组(3 mg/kg,每 2 周一次)治疗。

根据 FDA 本次新闻稿中披露的最新数据,该试验达到主要终点,皮下注射组的 ORR 为 24%,静脉注射组 ORR 为 18%。皮下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具有相似的安全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疲劳、肌肉骨骼疼痛、瘙痒、皮疹和咳嗽。分析显示,与静脉输注Opdivo相比,皮下注射Opdivo Qvantig在28天的时间段内平均血清浓度(Cavgd28)和稳态血清低谷浓度(Cminss)指标上表现出非劣效性。

▍皮下注射 PD-1 抑制剂现状

此外,全球还有 1 款皮下注射 PD-L1 和 7 款皮下注射 PD-1 正在临床阶段。有三款皮下注射 PD-1 抗体已进入Ⅲ 期阶段,分别来自君实(特瑞普利单抗)、默沙东(帕博利珠单抗)、辉瑞(Sasanlimab)。

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JS001)皮下注射剂JS001sc启动了一项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JS001sc联合标准化疗 vs. JS001联合标准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疗效、安全性。这也是国产首款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PD-1抗体皮下制剂。

默沙东在今年11月19日宣布了帕博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的关键性III期,MK-3475A-D77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该研究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MK-3475A与帕博利珠单抗静脉注射剂Keytruda相比,联合化疗用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一线治疗的药代动力学(PK)、疗效和安全性。辉瑞布局的 Sasanlimab 则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正在开展 III 期。

https://mp.weixin.qq.com/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