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来源: drugdu
35
奥卢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由大脑分泌的一种名为“奥瑞欣”的激素可能在大脑的“淋巴循环系统”(该系统负责清除废物)的运作中起着核心作用。
该研究发表在备受瞩目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旨在探究患有 1 型嗜睡症的患者与健康个体在脑部淋巴液清除过程中的脉动差异情况。这是首次有研究直接将嗜睡症患者的脑脉动与健康个体在睡眠状态下的脑脉动进行了对比。该研究共纳入了 23 名 1 型嗜睡症患者以及一组健康对照者。
大脑的清除过程包含三种类型的脉动:由心脏跳动在动脉中产生的心血管脉动、在静脉和脑脊液腔内的呼吸脉动,以及血管壁上的缓慢血管舒缩波。这些脉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大脑清除过程在睡眠期间会有所增强。此前的研究表明,与健康清醒状态相比,1 型嗜睡症患者的所有三种大脑脉动类型都有所改变。
研究人员利用快速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嗜睡症 1 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脑部进行了成像。结果表明,在清醒的嗜睡症患者中,血管舒缩波动的强度与睡眠中的健康个体并无差异,但在嗜睡症患者组中明显强于清醒的健康参与者。相比之下,嗜睡症患者的心脏和呼吸相关波动则较弱。
奥瑞欣可能抑制大脑脉动
在 1 型嗜睡症中,大脑无法产生足够的神经递质奥瑞欣,这种物质能够调节警觉性以及生理功能。据研究人员称,奥瑞欣可能对大脑脉动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大脑的清除过程有关。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先前观察结果的支持,这些观察表明,老年嗜睡症患者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有害淀粉样蛋白负担要低于对照组,而且抑制奥瑞欣的药物能够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有害物质。——马蒂·贾维拉,奥卢功能神经影像研究小组博士研究员,奥卢大学。
大脑清除功能的紊乱被认为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研究抑制奥瑞克素的药物对大脑脉动的影响,并进而对大脑清除功能的影响,将会是一个有趣的方向。
嗜睡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白天过度嗜睡,并降低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这项研究得到了诸多机构的资助,其中包括芬兰研究理事会、简和阿托斯·埃尔科基金会以及欧盟的“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项目。
来源:
奥卢大学
参考文献:
贾韦拉等(2025年)。奥瑞克素对人类大脑生理脉动的影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doi.org/10.1073/pnas.25015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