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有关

2025-07-24 来源: drugdu 122

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水平明显高于未患此病症的人群,并且其关键的细菌特征也有所不同。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洛杉矶西达赛奈医疗中心糖尿病门诊治疗与教育中心主任兼临床运营总监瑞奇·马图尔医学博士在一份关于这项研究的新闻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研究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改善肠道健康可能会产生超出消化范围的广泛影响,甚至可能有助于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桥本甲状腺炎。”该研究已在 ENDO 2025:内分泌学会年会中公布。

马图尔补充道:“这些发现为新的筛查和预防策略的制定开辟了道路。例如,医生可能会开始对患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症的患者更密切地监测甲状腺健康状况,反之亦然。”

此前有一些小型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存在关联,因此马图尔及其团队在两项分析中进一步探究了这一关系。

评估小肠的作用
首先,他们对来自“REIMAGINE”试验的 49 名患有桥本甲状腺炎(HT)的患者数据以及 323 名未患该病的对照者的数据进行了评估。该试验包含了这些患者上消化道的液体样本以及 DNA 测序结果。

在该研究中,所有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的患者均接受了甲状腺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因此,两组在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尽管存在上述差异的条件并不具备,但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是对照组的两倍多,且这一结果不受性别影响(33% 对 15%;比值比为 2.71;P = 0.005)。

马图尔告诉《梅斯科帕医疗新闻》:“当这两组进一步细分为两组(即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组和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组)后,我们发现有和没有高血压这两组之间的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小肠微生物群在患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中确实存在差异,包括存在更多的革兰氏阴性菌(这是意料之中的情况),而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有无本身也与这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特定分布模式有关。”她解释道。

“此外,当我们研究未伴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例时,各组之间也存在差异,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中的奈瑟菌数量更多。”

“所有这些发现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因为这是首篇专门针对小肠进行研究的论文。”她补充道,并指出此前的一些小型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对粪便样本的评估。

马图尔指出:“我们认为小肠是肠道中代谢活性最强的部位,对代谢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这里发生的微生物变化在生理意义方面可能比粪便中的变化更为重要。”

来自大规模人群的进一步研究结果
在另一项分析中,研究团队对来自 TriNetX 数据库的资料进行了评估,该资料涉及美国 110 万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以及 100 万对照人群,评估了这 10 年间这些患者中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发病率情况。

他们发现,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人群患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症的可能性大约是未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人群的两倍(相对风险[RR]为 2.20)。

此外,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风险更高,其风险是对照组的 2.4 倍(相对危险度为 2.40)。

使用左甲状腺素治疗可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RR,0.33)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RR,0.78)患者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风险,而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则无此效果。

机制?
然而,马图尔指出,在首次分析中,即使是在接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人群与未患此病的人群之间也观察到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方面的差异(尽管这两组人群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相似),这一事实值得注意。

她说:“这表明,或许除了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游离甲状腺素之外,这里还存在着其他起作用的因素。”

“有人提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的肠道蠕动延迟或许会促进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形成;然而,在微生物群与甲状腺之间的这种复杂相互作用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可能也在发挥作用。”

“例如,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会导致炎症以及肠道屏障的削弱。”马图尔解释道。

此外,“左甲状腺素的吸收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循环主要发生在小肠中,而微生物群在铁、硒、碘和锌的吸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这些元素对于甲状腺功能至关重要。”

马图尔表示:“总体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弄清楚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形成过程中,相关机制是如何受到影响的。”

对长期变化的评估已有预期
在谈及这项研究时,格雷戈里·A·布伦特医学博士(他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医学系的高级行政学术副主席以及医学和生理学教授)表示,该研究确实具有创新性。

布伦特对“梅斯科医学新闻”表示:“据我所知,这是首次有研究将小肠微生物群的特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联系起来。”

虽然目前尚未确定其任何临床意义,但布伦特表示:“这些小肠微生物组的变化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间的关联,可能对易患人群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会对正在接受左甲状腺素治疗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左甲状腺素吸收产生影响。”

布伦特指出,即便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之间也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方面的差异,因此“似乎不太可能是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是由甲状腺激素信号减弱所导致的。”

此外,他补充道,关键的一点将是观察微生物群落随时间发生的变化情况。

布伦特说:“这些研究是在单一时间点进行的,而纵向研究则尤为重要,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观察这种关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探究其受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以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治疗的影响程度。”

作者们和布伦特均未需报告任何披露事项。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