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居家治疗,又一款阿尔茨海默症新药获批

2025-09-11 来源: drugdu 43

近日,美国FDA批准渤健与卫材联合研发的lecanemab-irmb皮下注射剂(美国商品名:LEQEMBI IQLIK™)上市,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维持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该注射剂是首款患者可在家中自行注射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整个注射过程仅需短短15秒,相较于传统静脉注射的1小时,大幅缩短时间、提升效率,将患者从繁琐的医院治疗中解放出来,享受更加自由、灵活的治疗体验。

该款皮下注射剂价格暂未出炉,但参考其静脉注射制剂仑卡奈单抗价格,在美国,仑卡奈单抗静脉注射剂型年治疗费用约2.65万美元(约19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约18万元每年。

01 实现居家治疗

资料显示,仑卡奈单抗(Lecanemab)于2023年获FDA批准,成为近20年来首个获得FDA完全批准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标志着AD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仑卡奈单抗能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异常堆积的物质——β淀粉样蛋白寡聚体结合,促进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减少斑块进一步堆积,从而改变疾病病理,缓解疾病进展。

然而,静脉注射的方式存在不少局限性,如需要患者频繁往返医院、耗费较长时间进行输液等。而近期仑卡奈单抗皮下自动注射剂型的推出,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以其独特的注射方式,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开启了居家治疗的新篇章。

与传统的静脉注射相比,皮下注射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便捷性。患者或护理者可以在家中自行完成注射,整个过程仅需约15秒。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往返医疗机构的次数和时间成本,还显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传统的静脉注射需要患者定期前往医院或专业医疗机构,每次输液持续约1小时。对于患者及其家庭而言,这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可能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而皮下自动注射剂型的推出,让患者可以在熟悉的家中环境中接受治疗,避免了医院环境带来的压力和不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批准的皮下注射剂型并非用于初始治疗,而是用于维持治疗。患者需要先接受18个月每两周一次10mg/kg的静脉注射初始治疗后,才能选择转为每周一次360mg皮下注射。

 

lecanemab-irmb皮下注射剂

图片来源:赛卫生物

疗效方面,皮下注射剂型的疗效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

基于III期Clarity AD临床试验及其开放标签扩展研究的数据,皮下注射在降低认知衰退方面的疗效与静脉注射相当。在18个月的治疗期后,使用皮下注射的患者在临床失智评定量表总和(CDR-SB)上的平均变化为-0.45,这一结果与静脉注射组一致,表明皮下注射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

在安全性方面,Lecanemab皮下注射剂型也表现出显著优势。与静脉注射相比,皮下注射的全身反应发生率低于1%,远低于静脉注射的26%。约11%的患者可能出现轻中度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或瘙痒,但这些反应通常不会影响继续治疗。

从市场角度来看,其皮下注射剂型的上市将进一步扩大仑卡奈单抗的市场份额。药智数据显示,仑卡奈单抗(静脉注射版)在上市后的完整自然年即2024年销售额高达21亿元,增速迅猛。

价格方面,仑卡奈单抗在不同地区差距不大。在美国,静脉注射剂型年治疗费用约2.65万美元(约19万元人民币);在中国,仑卡奈单抗的定价为每瓶2508元,规格为200毫克(2毫升)/瓶,一名60公斤的患者,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

02 研发进展不断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多款新药相继上市或进入研发后期阶段,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上市药物方面,目前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涵盖了多种作用机制和治疗靶点,从对症治疗到疾病修饰治疗,为不同阶段的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盐酸多奈哌齐

由Corium International Inc研发,于2022年3月获批。作为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盐酸多奈哌齐通过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水平来改善认知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阿度努单抗

由Neurimmune AG和渤健联合研发,于2021年6月获批。作为首款获批的阿尔茨海默病疾病修饰疗法,阿度努单抗能够减少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积累。尽管其临床效果存在一定争议,但它的上市仍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研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利斯的明

由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于2013年3月获批。作为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利斯的明通过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的水平来改善认知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在研药物方面,长春华洋的琥珀八氢氨吖啶(创新药)、Anavex Life Sciences Corp的布拉美森(创新药)、力品药业的盐酸多奈哌齐(改良型新药)进展最快,已进入注册申请阶段(详见下图)。

03 困境思考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对患者及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的全球患病人数庞大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5700万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高达60%-70%。

WHO发布关于痴呆症及AD患者的数据

图片来源:WHO

阿尔茨海默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还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2019年,全球痴呆症的经济成本高达1.3万亿美元,其中约50%来自非正式护理人员(如家人和密友)的照护费用。

目前来看,研发成本高是导致药价昂贵的主要原因之一,研发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时间和人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药物上市,过程漫长且耗费巨大,全球累计在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已超6000亿美元,但失败率却高达99%以上。

此外,部分已上市药物效果有限,只能缓解症状或仅能延缓疾病进展,无法根本改变病情,患者需长期用药,致使治疗费用不断累积,如部分创新药物年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沉重负担。

在应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挑战中,研发出既有效又经济实惠的治疗药物是全球科研人员肩负的重大使命。例如,持续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优化药物研发流程、创新研究方法,以降低研发成本,并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也有助于加速研发进程。

04 结语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市场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期待在疾病机制的深入探索、创新药物的加速上市以及全球合作的不断深化中,看到更多令人振奋的突破。

责编: edito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