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来源: drugdu
50
2025年6月25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保商会)与联合国支持的全球健康组织药物专利池(Medicines Patent Pool, MPP)联合主办的“助力中国企业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药品市场对接交流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活动汇聚了MPP、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采购机制(UNITAID)专家及50余家中国药企,共同探索通过创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开拓全球45亿人口医药蓝海市场的战略路径。医保商会周惠会长和MPP业务发展总监朱迪斯·费德霍菲尔博士(Judith Federhofer)出席论坛并致辞。法律综合部张蓓蓓主任主持本届论坛。
一、破局贸易困局:构建“非美国中心化”出海通道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和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MPP与UNITAID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国际医药合作新范式。医保商会周惠会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中低收入国家承载全球70%疾病负担,却面临近20亿人口缺医少药的困境。中国医药产业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MPP等机制,将‘中国制造’转化为全球健康解决方案。”
MPP业务发展总监朱迪斯·费德霍菲尔博士通过数据印证机遇:“MPP已推动52.2亿剂药品惠及148个国家。中国原料药企业可通过授权成为跨国公司的核心供应商,仿制药企业可规避创新药专利风险并覆盖100+中低收入国家,创新药企则能加速技术转化和市场准入-——这是多赢的战略选择。”
二、三大创新路径直击市场痛点
1.合规通行证:国际注册“一次申报,多国通行”
MPP专利许可专家帕拉格·尼姆博卡先生(Parag Nimbolkar)系统阐述了中国医药企业通过MPP合作机制进入中低收入国家市场的可行路径与策略。他表示:“在MPP助力下高效通过WHO预认证(PQ)、欧盟EU-M4all等程序,中国药企可打破‘仅NMPA批准不足’的瓶颈,并通过MPP与东盟APRF、非洲ZAZIBONA等区域联盟机制的合作平台,能实现10国以上同步准入。”
2.商业新模式:量价绑定+弹性权益金
MPP首创了“需求预测+分级特许权”机制,即基于疾病负担数据(如全球70%肺癌患者位于中低收入国家)锁定采购量,并按目标国收入水平调整费率,确保低收入国家药价降至原研1/20。
印度瑞迪博士BD总监维格内什·希瓦纳特先生(Vignesh Shivanath)分享了与MPP的战略合作成果。他表示:“通过MPP授权COVID-19药物覆盖37国,企业同期节省专利诉讼成本200多万美元。”
中国首家MPP授权企业——上海迪赛诺药业国际销售总经理周彬先生分享了与MPP长达十年的战略合作经验,为中国药企开拓中低收入国家市场提供了宝贵参考。他表示:“希望更多中国企业认识并利用好MPP的业务体系,让全球患者感受到中国医药人的智慧与温度,实现共享专利、共担责任、共赢未来。”
3.新市场塑造,国际组织协同赋能中国力量
中低收入国家药品市场的塑造和建立高效、可持续的价值链是中国医药企业出海商业成功的关键。 UNITAID国际发展与全球健康项目主任罗伯特·马蒂鲁(Robert Matiru),详细介绍了UNITAID通过创新模式改善中低收入国家药品可及性的战略与实践。他强调:“我们每年投入超3亿美元采购高性价比药品,优先支持通过WHO-PQ认证的中国产线,助力企业建立区域供应链枢纽。”
医保商会法律综合部主任张蓓蓓则系统阐述了中国医药产业从原料药出口到制剂国际化,再到创新药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前中国医药企业出海的内生动力、最新形势、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她表示:“新兴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医药市场主要增长来源,也为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与广阔舞台。医保商会将继续发挥行业代言作用、专业技术优势,利用好自身的国际合作资源支持中国医药企业通过多元市场开拓与本地化布局,将国际化战略与全球健康需求深度绑定。”
三、未来行动:共建全球健康共同体
本次活动标志着中国医药产业向“全球健康伙伴”转型的关键一步。医保商会将与MPP、UNITAID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推动标准接轨、专利池扩容和本地化生产,加速中国GMP与国际质量体系融合,促进中国创新药纳入全球采购清单以及在非洲、东南亚的本地化生产,打造区域供应链枢纽。
正如周惠会长在致辞中所展望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让我们共同努力,助力更多的中国医药企业通过MPP等国际机制安全、高效地服务全球健康需求,让更多生命因我们的努力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