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欲搅局医药物流,行业“玻璃门”难破

2018-07-02 来源: 健康界 565

6月22日,顺丰首次对外发布了“顺丰医药供应链‘方案+’”和“顺丰医院‘方案+’”解决方案”。而后,在6月27日的一次会议上,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对外称,其将从医疗器械领域试水,逐步深入到医药流通领域。

据称,顺丰科技副总裁江林修在6月22日现场分享案例时表示,医药物流领域由于技术原因,存在着信息不透明、状态和过程信息不可控、温度信息不可控、信息回应弱等问题。“我们采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结合现代化运输管理系统,为其搭建了医药物流可视化平台,让该厂家的药品运输全程信息可视化”。

顺丰医药事业部负责人马建聪对外表示,随着“两票制”、“医药分离”等政策的落地,医药流通模式也逐渐转变,顺丰医药趋向于资源网络化、运作标准化、质量体系化、过程可视化方向发展,为医药健康行业提供专业的端到端供应链服务。

顺丰集团副总裁、顺丰集团华北大区总裁刘晓利则称,医院“方案+”将会是顺丰医疗行业解决方案V1.0版,方案囊括了医院驻点标准、系统自助下单、定制药品包装等13项能力的医院解决方案,以及包含顺丰医药溯源平台、绿色温控包装、全程温度可视等9项能力的医药解决方案。

除了布局医药物流可视化平台外,顺丰科技还在医药物流领域研发并落地了区块链医药溯源、无人机医药运输等特殊服务。

和顺丰一样,盯紧这块市场的还有更多的第三方企业。2017年8月,京东物流就与8家医药流通企业签署了协议。日前,京东物流开放业务部医药拓展负责人李彩芬表示,京东物流将从医疗器械领域试水,逐步深入到医药流通领域。此外,其还表示将针对医药行业供应链打造“一盘货”模式,把货品全都放在一盘棋里布局,打通所有销售渠道,实现库存共享、统一调配。

顺丰的强项是供应链整合服务能力和全国化的高效医药仓配网,具备领先优势。杨达卿指出,虽然华润、上药、国药等国企巨头也进入医药物流市场,但较重的传统医药供应链架构,使得他们转型动力不足。而基于互联网商业环境下的新医药生产和电子商务,在倒逼行业建立新型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这种情况下,像天猫、京东等掌握庞大消费数据金矿,并占据订单入口的企业,未来或逐步渗透全流程、可视化的医药物流和供应链体系。

行业 “玻璃门”难破

 

但这个行业也有企业在退出。

6月24日,振东制药发布公告宣布出售其资产,其中大部分为医药流通业务。振东制药董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医药物流业务将基本不再展开,因为 “这块业务不赚钱”。

一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医药物流的地域化较为严重,基本每个省或者每个地区都有自己比较知名的医药物流公司,全国性比较知名的也就是国药、上药、九州通,还有一些国外的特种物流公司兼营医药物流的业务,但是体量也比较小。此外,医药物流还面临规模效应问题。因为药品种类繁多且运输范围广泛,如果想要覆盖县级市乃至乡镇医院,成本就会较高,盈利难就成了一个问题。

此外,医药行业自身体制相对封闭,对第三方物流能力要求较高。在杨达卿看来,医药物流市场的社会化还存在一定的“玻璃门”。第一,传统医疗体系下的药企和医院构筑了长期的稳定利益协同。这种协同在新医疗下也在涌现合作变体,对第三方物流看似开放,但传统合作的惯性依然。第二,传统医药流通市场的垄断性经营,已拉高了市场门槛(这确实也是医药安全质量所需),但社会化物流企业若不具备规模化仓配网和现代化储运设施设备,就较难挤入高端市场。

责编: Ddu
分享到: